奧運輝煌詮釋新時代中國精神
0
收藏
手機閱讀
手機版

掃碼手機端閱讀

歡迎關注
經(jīng)濟網(wǎng)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掃碼分享

頂部

巴黎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40金27銀24銅,金牌數(shù)與美國并列第一,創(chuàng)造境外參賽最佳戰(zhàn)績。中國體育健兒以祖國至上、為國爭光的赤子情懷,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必勝信念,團結(jié)協(xié)作、并肩作戰(zhàn)的寶貴品質(zhì),自信樂觀、熱情友好的陽光氣質(zhì),在競技上、道德上、風格上都拿到了金牌,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

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第33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時指出,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優(yōu)異成績,將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發(fā)揚光大,讓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交相輝映,生動詮釋了新時代中國精神。

祖國至上、為國爭光

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同心同德、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將祖國放心中、將責任扛肩上,“祖國至上”“為國爭光”的愛國主義信念,流淌在每一位中國健兒的血液中。

中國選手潘展樂在巴黎奧運會游泳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后慶祝奪冠及打破世界紀錄(2024年7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46秒40!巴黎見證了“中國速度”。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潘展樂以這一成績奪冠,并就此改寫世界紀錄。賽后,他動情地說:“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背后是強大的中國隊!我的這塊金牌,獻給偉大的祖國!”

中國選手鄭欽文在巴黎奧運會網(wǎng)球女子單打金牌賽后慶祝奪冠(2024年8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頭頂巴黎高溫,鄭欽文為中國奪得奧運會首枚網(wǎng)球女單金牌,賽后她非常自豪:“我知道中國人民一直在為我加油。整個中國帶給我力量。國家榮譽永遠超過個人!”

中國選手鄧雅文在巴黎奧運會自由式小輪車女子公園賽決賽中獲得冠軍(2024年7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18歲的鄧雅文拿到了中國首個小輪車奧運冠軍。站上賽場的那一刻,壓力讓她雙手發(fā)麻,但她最終選擇相信自己,在空中成功完成“神龍擺尾”,收獲了來之不易的金牌?!耙驗槲覀儑业膹姶螅以诒荣愔胁鸥械讱?!”

乒乓球女團決賽,中國隊實現(xiàn)五連冠,這枚金牌也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夏季奧運會上的第300金。

“非常榮耀,我們?nèi)齻€人真正做到了團結(jié)一心,全力以赴、為國而戰(zhàn)!”孫穎莎激動地說,“從第1塊金牌到第100塊、200塊,再到300塊,中間所用的時間越來越短,這是我們祖國的強大,是在一代代體育人不懈努力下,體育強國建設取得的累累碩果。”

在巴黎奧運會上,我國體育健兒的優(yōu)異表現(xiàn),進一步激發(fā)了億萬人民的愛國熱情?!读x勇軍進行曲》一次次在巴黎響起,也奏響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時代最強音。

頑強拼搏、自強不息

奮力拼搏,方能摘取人生桂冠;自強不息,才能迎來成功的榮耀。

奧運賽場,每一場比賽都是攻堅克難的硬仗,一次次絕地反擊、一個個極限逆轉(zhuǎn),都展現(xiàn)出中國健兒迎難而上、遇強更強、敢于挑戰(zhàn)的品質(zhì),是中國代表團最亮眼的精神底色。

優(yōu)勢項目保持高水平,基礎大項逆境中突破,新興項目進步搶眼。這些成績的背后,是我國體育健兒“人生能有幾回搏”的拼搏精神。

中國選手樊振東在巴黎奧運會乒乓球男單四分之一決賽中戰(zhàn)勝日本選手張本智和,晉級四強(2024年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子鑒 攝

乒乓球男單四分之一決賽,樊振東在大比分0:2落后日本選手張本智和的情況下,沉著應對,一分分打、一板板追,大比分戰(zhàn)成3:3后,決勝局又打成7:7。最終,樊振東憑借強大的心理素質(zhì),成功晉級半決賽,并最終拿到男單金牌。

中國選手全紅嬋在巴黎奧運會跳水女子10米跳臺決賽中(2024年8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跳水女子10米臺決賽,17歲的全紅嬋第一跳讓7個裁判都打出10分滿分。哪有天生的“水花消失術”,成功衛(wèi)冕后全紅嬋說:“把訓練做好了,那一刻才是天才?!?/p>

中國選手楊思琪在巴黎奧運會女子沖浪第三輪比賽中(2024年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馬平 攝

來自大涼山的15歲女孩楊思琪,為中國沖浪第一次拿到奧運門票,在參賽的48名沖浪選手中,她年紀最小。從9歲前沒見過海,到15歲勇闖塔希提參加奧運沖浪比賽,楊思琪挑戰(zhàn)了極限,創(chuàng)造了歷史。

中國選手石智勇在巴黎奧運會舉重男子73公斤級比賽中(2024年8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曹燦 攝

成功與失利往往交織,為了夢想去拼,才能贏得尊重與敬意。中國舉重隊5金收官,大家把5枚金牌掛在了石智勇脖子上。在舉重男子73公斤級比賽中,石智勇挺舉三次試舉191公斤均未成功,賽后他哽咽了:“第三把內(nèi)收肌可能斷了,我聽到‘啪’的一聲。”石智勇有遺憾,但他的竭盡全力贏得了現(xiàn)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中國隊球員在巴黎奧運會排球女子A組小組賽中戰(zhàn)勝美國隊后慶祝(2024年7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賴向東 攝

中國女排在面對美國、塞爾維亞隊等勁敵時,展現(xiàn)出了“越是艱險越向前”的不屈韌性,雖然惜敗土耳其隊無緣四強,但姑娘們每次扣殺、每次攔網(wǎng)、每次救球都拼盡全力,再一次詮釋了“女排精神”。

奧運賽場從不缺激情澎湃的時刻,但頑強拼搏傳遞出的感動,總能直抵人心。生活因拼搏而精彩,人生因奮斗而無憾。無數(shù)榜樣告訴我們,有信念和夢想、有拼搏和奮斗,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團結(jié)協(xié)作、并肩作戰(zhàn)

團結(jié)協(xié)作、相互支撐、并肩作戰(zhàn)是奧運賽場的主旋律,更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品質(zhì)。

集體項目最能體現(xiàn)團隊凝聚力和協(xié)作力?;佑斡荆p人跳臺,乒乓球男、女團體,羽毛球雙打,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雙人劃艇,藝術體操集體全能等,有的需要齊心協(xié)力、步調(diào)一致,有的需要互相避讓、騰挪空間。

中國隊在巴黎奧運會游泳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決賽后慶祝奪冠(2024年8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夏一方 攝

3分27秒46,中國游泳隊成功打破美國隊在該項目奧運金牌上40年的壟斷,勇奪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徐嘉余說:“和隊友并肩作戰(zhàn),我感覺特別有勁!”第三棒的孫佳俊說,平時戰(zhàn)術是堅持5米不換氣,在決賽最后沖刺階段,自己堅持了8米,“這次我必須拿出極限狀態(tài),為潘展樂爭取時間”。

冠軍中國隊選手王曼昱、孫穎莎、陳夢(從左至右)在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團體頒獎儀式上(2024年8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東震 攝

乒乓球男團、女團決賽,國乒分別遇到瑞典隊、日本隊的全力阻擊,隊中每個人都以“團結(jié)一心、為國而戰(zhàn)”為激勵,匯聚個人力量,成就集體榮光——“六金王”馬龍成為中國隊奧運史上獲得金牌最多的選手,無愧“傳奇”之名;“勞?!蓖趼琶繄鰣F體賽既要雙打,也要單打,而她卻說:“不管是莎莎(孫穎莎)還是夢姐(陳夢),她們都身兼多項,我就想著,她們在前面(單打項目)盡情發(fā)揮,到團體賽時,我是滿血狀態(tài),在團隊遇到困難時,我能夠擔當和站出來!”

團結(jié)就是力量,團結(jié)越緊,力量越大。賽場上運動員們奮勇爭先,賽場邊教練、陪練、隊醫(yī)、工作人員堅守崗位,每一枚閃光的獎牌、每一次精彩的發(fā)揮,離不開運動員的刻苦拼搏,也離不開團隊的辛苦付出。

在巴黎奧運會設項調(diào)整、規(guī)則發(fā)生較大變化的不利情況下,中國體育代表團各參賽隊艱苦備戰(zhàn)、團結(jié)一心,每一枚獎牌的獲得、每一次成績突破,都凝聚著運動員、教練員、工作人員們多年的心血。

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團結(jié)的力量讓競賽成績更加熠熠生輝,我們?yōu)閳錾系倪x手喝彩,也要為幕后的英雄鼓掌。

自信樂觀、熱情友好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強大的祖國培養(yǎng)了新一代年輕運動員。在賽場上,他們一次次突破自我,超越極限。在鏡頭前,他們個性率真、落落大方。在他們身上,世界看到了新時代中國的樣子。

亞軍中國選手何冰嬌在巴黎奧運會羽毛球女子單打頒獎儀式上一手握著銀牌,一手握著西班牙奧委會徽章(2024年8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任正來 攝

羽毛球女單半決賽,中國選手何冰嬌對陣西班牙選手馬林,后者在比賽中突然受傷,含淚退賽。頒獎儀式上,何冰嬌一手握著銀牌,一手握著西班牙奧委會徽章。她說,希望用這種方式,帶馬林一起站在領獎臺上分享榮譽。

何冰嬌的溫暖舉動,獲得國際奧委會點贊。西班牙奧委會稱贊她展現(xiàn)出“奧林匹克精神”,并特意用中文寫下“謝謝你”。馬林也回應“我將永遠感激她”。外國網(wǎng)友說:“何冰嬌不僅贏得了獎牌,還因為她的體育精神贏得了尊重?!?/p>

跳水女子三米板頒獎儀式上,當冠軍陳藝文躍上最高領獎臺,左右分立的亞軍、澳大利亞選手基尼和季軍昌雅妮雙雙擺出歡迎“巨星”登場的動作?;嵴f:“我覺得這兩個女孩就像我的姐妹一樣?!倍x手斯彭多利尼-西里埃會用中文詞“閨蜜”“妹妹”稱呼全紅嬋,表示她們生活中會在網(wǎng)上“像家人一樣”聯(lián)系。

一個又一個美好瞬間,讓我們集中看到了中國健兒最美好的品質(zhì),也見證了他們挑戰(zhàn)自我的圓滿。

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托舉偉大的夢想。

新時代中國精神是我們鮮明的精神標識,更是我們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征程上歷久彌新、生生不息的奮進力量。

文字記者:岳冉冉、王恒志、王浩明

海報設計:李夢帆

統(tǒng)籌:張悅姍、徐亮、方思賢、馮筱晴

  • 人民日報社中國經(jīng)濟周刊官方網(wǎng)站
  • 中央新聞網(wǎng)站
  •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稿源單位
《中國經(jīng)濟周刊》雜志社有限公司
  • 經(jīng)濟網(wǎng)熱線:010-65363451 65363495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150
  • 經(jīng)濟網(wǎng)郵箱:jjw@ceweekly.cn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jjw@ceweekly.cn